产业 | 一坛酒的故事 一个闽东山区乡村振兴梦

2023-06-28 14:17:43   来源:文旅中国

山清水秀、酒香缭绕的北墘村


(资料图片)

“连央视记者来采访都认购我家一坛酒。今年早早就认购了二三十坛,如果不是最近天热怕酒坏不敢开坛,还很多人要认。”在家门口的六角古井旁,聊起一坛酒的故事,北墘村村民张金门难掩激动。

“红曲黄酒之乡”北墘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代溪镇东南部,文脉悠远,山青水秀、清泉醇洌,酒香缭绕。这座700 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村落,家家有酿酒、户户有酒窖,黄酒是村里支柱产业,酒农户占全村99%,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70%。

如今,这一坛酒的故事,成为北墘乡村振兴路上的金钥匙。当地通过激活黄酒文化,擦亮北墘黄酒品牌,做强黄酒+文旅+”等多业态组合,打造黄酒特色乡村,打响“闽派黄酒第一村”。

孕育北墘黄酒的六角古井与远处不在的酒文化

激活内核,讲好一坛酒的故事

“井水的历史有多久,我们北墘老酒的历史就有多长。”说起北墘黄酒,村书记吴善弟一脸自豪。因为历史久远,村里人将北墘黄酒称为老酒。六角古井就是先祖迁居北墘挖的第一口井,是祖祖辈辈酿酒的水源,直到现在全村还用这口井水酿酒。

然而,过去的北墘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典型,与所有闽东偏远山村一样,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家家酿酒却无法摆脱贫困。直到2018年,北墘村人均年收入不足1.56万元,村财收入仅3.28万元。

北墘老酒的第一次命运转折,与一位老人息息相关。

“你回来了”6月13日再次来到北墘的79岁老人、福建省委党校退休教授王秉安,听到让他心头暖哄哄的村民招呼声。在第二天召开的福建全省服务乡村振兴“银龄人才”聘任仪式暨经验交流会上,王秉安成为首批接过聘书的10名退休干部、专家之一。

这位银龄老人与北墘老酒缘起7年前的故事,在当地传为佳话。2016年,王秉安以志愿者身份开展“智力助农、文化赋能”公益活动时,被北墘村黄酒文化吸引,开始了他与北墘的七年相守。

他自费10多万元,数十次来村,开展课题研究、田野调查,挖掘北墘黄酒文化,策划艺术家赴村采风、北墘黄酒节等,推动创建黄酒小镇。

“酒文化是让人偏爱的中国传统文化。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微生物生态体系,让北墘老酒在当地及周边区域久负盛名,成为具民间地理标志特性的产品,也是北墘黄酒文化的核心符号。“黄酒小镇”被选为北墘村的“IP”。”王秉安将北墘黄酒文化体系提炼为十个特征:香糯分福、家传坊作、硋坛窖藏、老者为尊、夏粬冬酒、以煴正味、以酒代茶 、人生三杯酒、祭拜酒神、回避阴晦。并将北墘黄酒文化体系细分为北墘老酒产业体系 、黄酒文化体验体系 、黄酒文化景观体系 、黄酒延伸产品体系。

北墘黄酒文化体系,让北墘黄酒文化内涵清晰化,强化了其赋能能力。同时,与从郑公桥故事等传统村落文化中提炼出的北墘忠孝文化,组成的双乡土文化体系极大地增强了文化赋能强度和幅度。北墘确定了创建黄酒小镇的战略目标。

酒文化产业助力村民致富

品牌树旗,驱动黄酒文化产业

北墘老酒文化的铸魂,铺就了基石。如何将其赋能、转化为产业驱动力?品牌树旗引领产业打造催生了北墘黄酒的第二次“进阶”。

这一次是从神奇的六角井水引发,乡贤吴善远“推波助澜”。

2019年吴善远牵头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净水产业分会年度会议在北墘举行,这些全国各地的水专家们,敏感地发现六角井水十分奇特,通过国家疾控中心环境研究所现场检测175项指标,均达饮用水标准,属优质水源,被净水产业分会授予《珍稀水源》荣誉称号。

源自珍稀水源的北墘老酒一时名声大噪。吴善远一鼓作气,发动全国净水产业分会管理层26个会员企业主集资1000万元,共同投资成立福建北墘酒业有限公司,打造“柏墘”黄酒品牌,年销售额达2800万元以上。同时依托“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整合资源,黄酒产业蒸蒸日上。全村黄酒年产量超1600吨,年产值超4200万元,现有黄酒存量3200吨左右。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为了提升黄酒品质,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增收,我们将村民酿造的黄酒通过检测糖度、酒精度、酸度等3项指标达标后进行收购。”吴善远介绍,优质黄酒收购价提高近20%,让酒家的钱袋子鼓起来。

提高质量标准,工艺是核心。屏南红粬黄酒酿造技艺,始自唐宋,2021年列入国家级非遗。作为核心传承地,这项技艺在北墘的保护传承,成为流淌在村民中的文化基因。

村民家里酿酒时,经常会出现吴善跳的身影。这位65岁的县级非遗传承人,不仅时常走家入户,还通过培训、开会等方式集中传授,村里两三百户家庭成为他指导的对象。到黄酒展示馆,向游客现场展示、传播。还牵头成立屏南六角井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村民共同传承古法酿制技艺。

北墘黄酒的走俏,吸引了更多客户群体关注,北墘酒业敏锐捕捉市场需求,打造男士调理酒、女士调理酒和普通酒3大类风味个性化黄酒新品,受市场青睐,培育了新客户群体。

此外,公司还推动与福州大学、福建微生物研究所合作深度研发,助推高端的红曲黄酒开发。当前,公司正在制定《中国红曲酒五年IPO上市投资计划书》,响应福建“打造千亿级黄酒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迈向IPO,做强做大中国红曲酒产业。

酒文化微景观与火热的黄酒“村”游

黄酒“村”游 文旅经济强起来

一坛黄酒不仅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更让北墘村美起来。

呆萌“酒缸兔”“缸胖子”、莒溪畔飘摇的复古酒旗、风雨廊里的“酒”诗仿宋花灯、黄酒文化墙、青石巷角的酒坛绿植、四家池塘的围炉煮酒……走进北墘,不经意间遇到的酒文化微景观,带着影视片场的视觉冲击和酒香,仿佛穿越唐宋酒村,整个村庄就像一个大酒馆。

“找一个周末,带上三五好友到北墘煮酒、煮茶,在这里坐上老半天。”因酒而生的北墘微旅游,吸引各地游客“打卡”。

游客多了,酒就不愁卖了。

张金门家的黄酒销量翻番,其中认购占据了主要增量,这得益于“我在北墘有坛酒”活动的直接推动。

从去年起,当地在“我在屏南有亩田”基础上,策划衍生“我在北墘有坛酒”,整合全村黄酒资源,搭建线上线下平台,“游客认购、酒农藏酒”,受到追捧,认购量达近200坛。

“我在北墘有坛酒”等黄酒文旅产品的走红,是当地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驱动酒文旅经济发展的缩影 。

近年来,北墘村以创建金牌旅游村为契机,立足黄酒文化资源禀赋,推动酒文旅融合,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做精做优“黄酒文化+乡村旅游”文章,唱响北墘黄酒文化旅游新品牌。2022年,北墘村共接待游客近4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超600万元。北墘黄酒走向第三次升级腾飞。

跟随北墘导览体系,黄酒文化演绎中心、黄酒文化技艺体验馆、黄酒文化展示馆、黄酒文化广场等,分布村庄里。创办于2016年的冬至黄酒文化节已举行6届,以及“醉美北墘”斗酒大赛等节庆活动,让游客们陶醉其中,沉浸式体验黄洒文化。

随着“创意旅游”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黄酒“村”游持续升级。如今村里开办了北墘客栈等8家特色民宿、3家特色餐饮和6家土特产商铺。还衍生出子孙孝黄酒DIY等黄酒文创产品和酒糟系列产品。

创新机制为北墘酒文旅乡村振兴模式安上了助推器。

在国家3A级黄酒文化旅游景区开发中,引入福建壹兆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党支部+景区+公司+农户”创新模式,创建政府、投资主体、村集体、村民四者之间协同互利机制,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得益于屏南县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的试点,吴善远、陈丽清们成为北墘黄酒文旅产业的新“大脑”。

圈粉无数的北墘微景观,正是出自陈丽清之手。这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90后自媒体人,去年被选聘为屏南县北墘村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依托服务项目对北墘村黄酒、古民居等文化资源进行整体策划运营。她与美术艺术指导黄观清等一同设计的北墘村微景观,入选福建全省50个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激活了北墘村游的时尚密码。

如今,中国红粬黄酒文化之乡、3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十多块金字招牌,让北墘村闪闪发光。2022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6.01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3万元以上,村民们正大踏步迈向乡村振兴新图景。

(受访者供图)

中国文化报6月27日第7版

特别报道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